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人生大事》观后感精品多篇

《人生大事》观后感精品多篇

推荐人: 来源: 范本屋 阅读: 2.73W 次

《人生大事》观后感精品多篇

《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一

如果我们向漫长又短暂、珍贵又潦草的人生发问:何为此生之大事?没有人会告诉我们答案,因此人们总在努力追寻。童稚小儿之大事乃父母是否同意吃块雪糕;莘莘学子之大事乃千军万马的高考;普通的成年人之大事乃工资几何是否可养家糊口;国之栋梁之大事乃远大理想鞠躬尽瘁建设国家……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当时当地所认为的大事,只是当我们面临生死时,才知人生除死无大事。可是,道理总是知易而行难,大多数人不过都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罢了,就像影片中围绕“上天堂”而发生故事的那些人们。

莫三妹,是武汉街头一个三十来岁的街溜子,成天垮着脸,叼着烟,披着花衬衫,踢拉着一双拖鞋,满口都是“老子”。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和前女友结婚,当他终于拿到房本跑去跟前女友说时,前女友却跟好兄弟在一起了;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卖了上天堂,重新做个生意,却终于还是经营了上天堂;他曾经的人生大事是为了赌一口气,立誓在一个月内攒足三十万来买父亲的房子,最终客人的家人突然出现并砸了场,打进了警察局。电影的前半场,三妹的人生大事如一场闹剧。

其他的人物亦是如此。三妹的前女友背叛了三妹,想去过更好的生活,最终丈夫喝酒出了车祸死了,还死无全尸;小文的母亲少年叛逆,生了孩子,去了国外,却坐牢,失去了母亲和女儿;三妹的姐姐离了婚,在照顾父亲;胖子和白雪虽结了婚,却还是住在一间小破房子里,和三妹一起开着生意冷清的店;小文更是从小只有外婆疼爱,有着冷酷自私舅妈,被妈妈抛弃的孩子……他和他们都是被生活嫌弃的人。

但是生活不会让一个人一直在谷底,它给了绝望中的人们希望。小文给骨灰盒画画,反而安慰了失去女儿的父母;三妹送小文上了幼儿园,小文幼稚可笑的画反而让三妹懂得了职业的意义;三妹女友跪求三妹帮她为老六缝合,三妹用一瓶白酒收买了他父亲,这是三妹本来不愿意做的事,反而调和了父子的关系,懂了殡葬行业是对活人的慰藉;三妹父亲离世,三妹抢来骨灰倒入烟花里放出,做事离经叛道,反而完成父亲言里说的“葬礼体面且不费钱”,让人生升华。电影的后半场,让人们跟着三妹和小文哭哭笑笑,懂得了人生。

这部影片,以普通人的视角,描写了殡葬这个特殊的职业。老莫是影片中的灵魂人物,是个有点神圣的人,看上去却有点可笑。影片中的三妹、小文、白雪、胖子、小文母亲最终都坐在上天堂门口,抬头瞧着天上的星星。似乎告诉我们这些普通的人都是没有着落的人,凑合一起过也没什么大不了。

总而言之,我认为《人生大事》的故事对在生活中挣扎的观众来说,正确面对和探讨死

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更好地面对未知的生活,更好地爱自己和爱别人。眼前,这才是我们的人生大事。

【2022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5篇】相关推荐文章

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二

昨天晚上坐在楼下抽烟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朋友跟我推荐了最近的一部电影,叫《人生大事》。想了想自己自从去年10.16开始就再也没有走进过电影院,于是欣然买票,决定今晚去看。

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也多有提及。导演或许是想通过人物之口表达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除了死亡便都是云烟。这与《兰亭集序》的“死生亦大矣”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只是一个只强调结束,一个还强调了开始。

除此之外,我觉得比较出彩的地方是两个与血缘、感情有关系的片段。所以我戏称这部电影不该叫《人生大事》,应该叫《爱、血缘、送葬人》。爱就不必解释,这部电影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血缘在下面的文字里我会予以解释,送葬人是男主的职业。

为什么和血缘有关呢?我觉得血缘这个问题在电影里进行了模模糊糊地讲述。影片最后,小文的亲生母亲来寻找小文,三妹就将小文送了回去。在这里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生和养,这两种恩情到底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亲生母亲来寻找时就要将孩子送出去,难道孩子的意见不值得询问亦或是一天养育责任都没尽过的人,可以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吗?

当然,影片中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而是在最后以小文亲生母亲加入了三妹这个团队来圆上生和养之间的矛盾。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去探讨这个问题,也就是血缘上的父母和感情上的父母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个人是倾向于养大于生的。

其实影片对血缘关系还有很多描述。比如男主和父亲吵成那个样子,最后由于小文的牵头以及两个人之间确实有着生养关系,所以两人才能重归于好,父亲也终于开始认同了男主。当然我觉得这段处理得还不错,包括男主的父亲承诺,只要小文喊他“爷爷”他就愿意帮这个忙。这都能体现出老人对血缘以及传承的重视。

说回片名,《人生大事》。在影片开头就通过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试作为了一个矛盾点。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试争取机会,同样也是大事。对矛盾的集中点,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是留在家里陪母亲的遗体,还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试。当然最后选择的是陪孩子考试。这仿佛表现了在我们心里,对下一代的感情总要比对上一代更厚。

啰里啰嗦写了很多,仿佛想用分析的刀将这部电影解剖开来一样。但是我想,电影是应该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鸣。这种分析只是一种看后的思考罢了。在影院时,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电影的整体叙事过程中还有两单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实都可以讨论一下。一个是家中的小孩由于心衰去世,而父母总是忙于事业,在孩子住进病房之前没有进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后追悔莫及。另一个是老人由于获得了拆迁款,家里一直在闹,于是乎决定自己将拆迁款花光,为自己办活人的葬礼。两者都表现出了当下的一些矛盾。还有在收养小文后,幼儿园老师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说再忙也应该过来抽时间陪孩子。

前两个小故事就不展开了,表现得还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后一个陪孩子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展开一下。主要是自己曾经去过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幼儿园当志愿者。

我们当然承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父母们并不一定有那个能力、经历、时间来陪伴孩子。这个真的是,很复杂的一个矛盾。谁都希望能陪孩子长大,但是有的时候生活真的很残忍。就像留守儿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大概就是这样吧。电影是好电影,值得一看。所有的思考,都是由这部电影启发来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应当去寻求共鸣,这才是对它的尊重。

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三

大家都应该听过“人生如戏”这句词吧。确实,人生犹如一部电影,人来人往,来匆匆去匆匆,周围的人不断替换着。

我很幸运,拥有了人世间最珍贵、最好的。

虽然我的父母没让我住上豪华的别墅、虽然没让我坐上上亿的豪车,但是也没让我浪迹街头。我的父母非常懂我并且很尊敬我的意见和想法,也没有人们所说的什么代沟。能在做错时包容我,不高兴时开导我,耐心教导我怎么去做人的父母是我一生中最珍惜的人。我还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三岁,但是身高跟我差不多,经常像哥哥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保护我。

着名歌星周华健唱的《朋友》这首歌会让人更加清楚朋友的重要性。我有很多朋友,当然真假朋友我还是可以识分的,所以我不需要数量、要质量。我要感谢有那么几个一直陪着我。交朋友就得真挚、仗义,有事一起扛、有福一起享。

我很幸福,拥有这么多。如果让我再从头活一次,我依然会选择这样度过。我庆幸我遇到了人生道路中最美好的风景,我想继续停留在这。

青春无悔,

人生不恢

你若珍惜

我会奉陪~

时光你不要夺走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我还没有好好珍惜。病魔你别掠夺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我还没有好好感谢。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不想当这样的人,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对拥有的感到了知足。珍惜你周围的人,感谢在乎你的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四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开丧葬店的小混混——莫三妹。另一个小主角小文——一个刚刚失去了外婆的小女孩,或者说是小哪吒。刑满释放、殡葬师、被戴绿帽、被爹嫌弃。影片这个主人公(莫三妹)确实够倒霉的,日子就对他来说就是“煎熬”,但是慢慢的,他在这“难熬”的人生当中得到了救赎。“小文”像一个闹腾不停的小哪吒,把他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他就像一只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被迫”开始了一段双向治愈之旅。

小文从小和外婆相依为命,她不懂得什么是“死亡”,她只知道是莫三妹带走了她外婆。想要找到外婆,必须找到这个“偷走”外婆的人。又因为亲人不愿意带上这个累赘,小文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赖在了莫三妹这里。从互生敌意到相依相伴,期间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小文的到来,让莫三妹的生活有了色彩,他终于有一件上心的事情了,终于意识到了责任。而莫三妹这个“父亲”的角色,让小文重新感受到了亲情,从此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也有爸爸了。

打打闹闹、嬉嬉笑笑,我想大家都会为这一场双向治愈感动。生活可能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找到生命的责任与意义,就能让生活重新充满烟火气。

为什么大家纷纷表扬《人生大事》,因为它把中国人总是忌讳的死亡通过生活点滴摊在台面上诉说。这个题材启发了我们对于生死的思考。

人们听到殡葬师这几个字总会忍不住噤声,殡葬行业像一盏冥灯,让人看到就避之不及。其实这并没有什么讳莫如深的,殡葬师只是一份职业,一份和医生同样伟大的职业。殡葬行业也是千百个行业中的一种,并无特殊。

之前莫三妹一直对自己的职业很不喜欢,众人对殡葬行业的歧视也埋在他心中。自己都觉得这个职业“晦气”,那如何让别人对此改观呢?正所谓人只有瞧得上自己,别人才会瞧得上你,做任何行业都一样。后来在小文的帮助下,三妹和父亲和解,他开始理解父亲,理解自己职业的意义,获得了客户的信赖,重启了人生,成为一个“种星星的人”。《人生大事》的英文名为《lighting up the stars》(点亮繁星),巧妙地将“殡葬师是种星星的人”这个童话般的理念“灌输”给小文,也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殡葬师的使命:陪伴逝者走完最后一程,送往天上化作繁星。这份特定的仪式不是晦气,不应该成为禁忌,反而承载着生死之间永恒铭记的道别。

我们也可以重新定义并认识“生与死”。剧中父亲说:“人生除死无大事”。其实生和死都是人生大事。生是生机活力,是新生。死是人世永隔,是离别。人们总是愿意见生,但是也不必忌讳死。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它并非想象的那么阴森可怖。即便是微弱如萤火之光的生命,也充满着独特的光芒与力量,指引着每一个人更有勇气地直面生活。所以,坦然面对生死,走好人生每一程。“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珍惜当下永远是最优解”。

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五

感觉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期待朱老师的演绎!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小见大,往往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剧情也比较新颖 ,比较吸引人眼球,话说龙哥擅长刻画细腻的心理活动,细节处理也到位。这样的一个角色,有点神秘,让人期待!

龙哥的每一次演绎,都是突破自己,他不会在舒适圈待着,所以他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以极大的期待,他就像一个可爱的盲盒,打开的瞬间,给人满满的惊喜。

进组的龙哥,总是没有消息。但小笼包都非常淡定,因我们知道,他在努力的工作,创造更好的角色。我们就像同路人,在各种的工作中努力,好好的生活,享受美食,做公益,买代言,期待新剧。

2021年夏天,2022年夏天,以后的每一年,都是带着期盼的,想想就很开心!

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六

一场电影,五次落泪。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生活经历。一部关于亲情和死亡的电影,让人看到了世间冷暖。

孤儿,被爱,被嫌弃,被怜悯,被折腾,最后倾尽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多么励志又可怜的成长经历。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样经历着不被爱,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嫌弃,被怀疑,被伤害,孤独且没有目标的人生,几乎谈不上有意义。

但是上天总会拯救一个善良的人,安排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最后获得救赎的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泪【互相嫌弃,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这样,他们都有独立的个体。电影《人生大事》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追与追不上的故事,一觉醒来,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脚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连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个带走外婆的人。一路上那种拼命的劲儿,那种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泪奔了。

没有别的,因为我也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尽所能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距离靠近外婆,其实就是害怕有那么一天像电影里的小姑娘一样,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当然嫌弃这样一个惹事儿麻烦的小女孩,因为他已经看惯了生老病死,当下的一切无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太正常不过了,习以为常就会麻木,麻木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让生活变得平平无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正是这样两个相互嫌弃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大概这就是以前学习到的负负得正吧。

还是那句古话“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第二次流泪【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男性,有时候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职、赚钱、社交到处都是重心,唯独自己不是,从来都在忙碌和奔波,从来都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没有了意义。

赚了很多的钱,生命没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极致,亲情友情爱情没了;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他人,自己没了。

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车的时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找回来,说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时候;好几个段落都让人泪奔,那种失去感、获得感、那种挣扎、无助、心痛、恐惧、喜悦,都让人不得不泪流满面。

《人生大事》观后感 篇七

饭掉到桌上,三秒钟拣起来就能吃?——能吃。因为“外婆说的”:“粒粒皆辛苦”;“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外婆说的”,成了小文和莫三妹斗嘴的理由,小文的固执,让莫三妹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

外婆没有在影片中出场,却无处不在。

当小文的外婆被灵车拉走后,小文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外婆,追、问、找,因为外婆说”路在嘴上。“她爆发了在同龄人上很难看到的坚毅和成熟。可见外婆对她的影响有多大。那一句混杂着方言的“还我外婆”也是句句扎心,她以为外婆只是睡着了,随时会醒来找她。

在莫三妹对小文说她外婆变成星星后,当晚小文就坐在店门口看星星,一边听手表中外婆的声音。“小文,你跑到哪里去了?”“小文,藕炖排骨,我已经给你做好了,快点回来啊,路上要慢点啊!”“你在外边玩,记得多喝水啊!站在阴凉的地方,女孩子,要是让太阳晒黑了,就不好看了。”“小文,今天过生日了,不要在外面玩太久了啊,快点回来啊。”“我家小文啊,最漂亮;我们家的小文啊,也最好看!”一句句温暖亲切的叮嘱让在电影院里的我热泪盈眶,为了小文无法说出口的思念。

外婆在临走前还为小文最后做了一件事,她把满分作文网手上的戒指摘下来给了小文;外婆还把她仅有的一点钱托给一起跳舞的朋友,希望他能照顾小文。她为什么那样做在影片中没有提及。但我想,外婆肯定是猜到了:她死后,维持小文和她势利自私的舅妈之间关系的那根脆弱的纽带将不复存在,小文很可能会被赶出家门。那个爱着小文的外婆,对小文来说就是一把保护伞,是她在这个世间感到自己有人疼有人爱的理由。

外婆没有出场,但是小文和外婆的那些台词,虽然没有一个煽情的字眼,却直击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动容,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朴实温暖的亲情。亲人在世的时候,也许你已经习惯他每天的唠叨,有时候可能还嫌他烦。直到有一天他变成天上的星星,再也回不到人间,你就会觉得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依然在耳畔萦绕,就像满天的繁星,每天都会在天空闪烁,久久不肯散去。因为当他们变成星星后你就会发现,曾经的每一句唠叨都不再平常,都会变成你心里很重要的大事,都会让你泪流满面。

影片中外婆从未出场,却是让我们很难忘记的人。她和平头、花衬衫,佝偻着背,大剌剌地在街上横晃,张嘴闭嘴都是老子……的莫三妹一样,让我们感到温暖和亲切。

街角那个普通人的悲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