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 > 基层反映 >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大纲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大纲

推荐人: 来源: 范本屋 阅读: 1.45W 次

今天,本站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垃圾围村”现象大纲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部分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垃圾围村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由于处理方式多有不当,成效并不明显。一是有些地区在各村建了垃圾站、垃圾箱,但由于山区地形制约,加上村民居住分散、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仍处于“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的状况,不少已建好的垃圾收集设施因后期管理不善闲置或被破坏,甚至成为新的污染源。二是部分政府投入几千万设立了小焚烧炉,但因设备及技术水平有限、垃圾燃烧前未经分类等原因,导致了大范围的空气污染。

重视农村“垃圾围村”现象,提前规划布局,有效应对,为此建议:

一是编制乡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对自然村庄院落、集中安置点等群众生活集中区,特别是沿国道、省道和重点流域的乡镇、村,系统编制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和处理办法,落实管理责任。可以在规划里,明确集中聚居点固定的垃圾回收点,明确垃圾回收点负责人,负责引导农村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确保有毒、有害的垃圾得到及时处理,不会因为闲置或破损成为新的污染源,造成新的污染;确保收集的垃圾能及时的分类,并得到正确的处理,不会因为错误的处理方式对大气、土壤、水造成新的污染。二是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实行长效管理。乡村垃圾处理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和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投入机制,才能保证项目运行稳定有效。政府可以研究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工商资本下乡,建立垃圾回收、处理,废旧再利用企业。如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生活垃圾直接转化为大型焚烧发电设备的原料,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建设成本,又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效益,基本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是探索科学的乡村垃圾转运、处理机制。各地农村具体情况不同,垃圾处理尤其是垃圾转运受地形环境影响较大,需要科学探索针对性的垃圾处理办法,形成有效机制。比如,政府投入一定公共管理资金,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把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两个环节纳入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保洁服务公司,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处置。垃圾回收点负责人把村里的垃圾统一转运至指定地点,再由专业保洁服务公司统一收集,运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可以统一采用密闭压缩式运输,防止出现垃圾飘扬、污水滴漏等。四是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管理考核制度,积极引导宣传。尝试设立县、镇、村多级考核管理制度,由县人民政府考核乡镇、村垃圾分类宣传、回收、处理情况,同时再由乡镇、村针对专业保洁服务公司和专业垃圾处理公司进行考核及监管。迫使乡镇、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加大对农村居民宣传教育和垃圾合理处置力度,引导群众爱护生态环境,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推荐阅读

  • 1基层反映农村建房难亟待基层政府重视
  • 2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重视和加强孕妇防辐射服市场监管
  • 3基层反映:浅谈当前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对策
  • 4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家庭签约医生政策应落实在基层
  • 5基层反映:农资市场监管“四乱”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 6基层反映:基层反映各类检查考核过程中三种不良倾向应引起重视大纲
  • 7基层反映: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 8基层反映:关于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维稳工作中作用的建议
  • 9基层反映:当前农村垃圾处置存在的困难
  • 10基层反映:农村活动场所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 11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
  • 12基层反映: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3基层反映:基层检察院反映幼托机构存在“三大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 14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 15基层反映:农资市场监管“四乱”现象亟待重视
  • 16农村基层建设调研报告
  • 17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
  • 18基层反映:农村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问题和建议
  • 19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共享单车大范围运营,消费维权应及时跟进
  • 20基层反映: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五种缺失”应予以重视大纲
  • 21基层反映:基层建议:群众性文化体育场所建设要高站位“四抓四重”
  • 22基层反映:教育扶贫应重视农村学校素质培养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