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 > 基层反映 > 基层反映:对未成年人在法律执行层面“宽容” 成了有违法治精神的“纵容”

基层反映:对未成年人在法律执行层面“宽容” 成了有违法治精神的“纵容”

推荐人: 来源: 范本屋 阅读: 2.77W 次

基层反映:对未成年人在法律执行层面“宽容” 成了有违法治精神的“纵容”

基层反映:对未成年人在法律执行层面“宽容” 成了有违法治精神的“纵容”

前段时间,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持刀杀害亲生母亲案件。凶手12岁的吴某由于未达到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已经被警方释放。据报道,其亲属表示想把他送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希望吴某家属将他转校。根据法律规定,12岁的吴某“犯事”,的确应当得到宽宥。最高法《关于拐卖人口案件中婴儿、幼儿、儿童年龄界限如何划分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的为儿童”。依照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既然不负刑事责任,也就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在法律执行层面同样“宽容”,则是有违法治精神的“纵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突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是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方面。部分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一般较差,又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对外界物质诱惑抵御力也相对较差,加上没有获得财物的合理途径,因而通过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获取。

二是涉黄涉毒类型犯罪容易激起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网络暴力黄色信息传播的影响,进而产生暴力犯罪行为,以及涉毒、涉黄、性侵等犯罪。

三是惩罚教育不到位致使再犯可能性增加。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被发现后,由于不具备刑事处罚条件,只受到公安机关的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罚,使其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认识不足,加上得不到及时的矫正教育和心理辅导,导致自暴自弃或者受社会歧视逐渐被边缘化,极易再次犯罪。

四是司法惩戒手段因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而适用困难。对于部分长期无亲人监管、好勇斗狠的犯罪留守未成年人,社区、村社不愿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若开庭时被告人没有悔罪意思、且父母不愿监管或者监管不能的,更加造成缓刑难以适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成员的不健全。对于留守未成年人,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实际监护责任往往落到家里老年人或亲友身上,而他们往往因农活多、精力不够、文化水平低等原因,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代沟”及情感隔阂等因素又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约束偏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较少,并且隔代监护人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担负对孙辈监护的重任。他们在成长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缺乏沟通,极易产生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学校教育单纯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甚至于部分农村学校法制教育只是一种形式,或者根本就不开设法制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根本就不够了解,也不能够体会犯罪对于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危害以及深远影响。

三是社会法制体系的不健全。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然而,现实中的“收容教养”,却有不少问题。首先,收容教养的条件过于模糊,尽管刑法规定了“必要的时候”,但究竟什么时候才属于“必要”,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影响了实践操作。其次,执行收容教养场所不够统一,有的地方将收容教养人员送进工读学校,有的则是在少年犯管教所。

四是未成年人心理的不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不健全,在信念和人生观方面,表现为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好逸恶劳,经受不住诱感,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和学校教育管理责任。缺乏有效监管是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应担负起服务职能,及时掌握辖区内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情况,建立完备的留守未成年人个人档案库,形成家长主动报备、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社会基层组织监督反馈的良性监护和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在立法和执法层面,理应有明确应对。一方面,国家立法应当调整对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也应把法律规定的“收容教养”等措施用足,更好地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只有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才能有力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乱象。

三是细化社区矫正工作。加大对社区矫正队伍的人力、资金投入,加强对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拓展和丰富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方式,避免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减少漏管、脱管人员,真正帮助矫正对象接受矫正,重返社会。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工作,特别针对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及监护人,要加强走访力度,帮助留守未成年人树立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热点阅读

  • 1基层反映:基层反映基层党员干部存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六大病症亟待引起重视
  • 2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 3基层反映《未成年人保护法》亟需配套法律支持
  • 4基层反映: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些“不严不实”问题 不容忽视
  • 5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大纲
  • 6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7基层反映:儿童猥亵“零容忍”关健在强化保护大纲
  • 8基层反映:基层反映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存在三方面问题
  • 9基层反映:基层反映三方面原因致当前“五水共治”工作政策处理难
  • 10基层反映:未来五年党的建设面临“六大形势”
  • 11基层反映:基层调查反映广大群众对“五证合一”有三点期盼
  • 12基层反映:整治汽车大灯直射造成的“光污染”
  • 13基层反映:儿童猥亵“零容忍”关健在强化保护
  • 14基层反映:县卫计局反映基层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 15基层反映:基层建议推行“点餐式”服务实现按需普法
  • 16基层反映:城市“光污染”治理面临“三难”亟待关注
  • 17基层反映:基层代表反映:春耕贷款农民有“五盼”
  • 18基层反映:贸易物流业发展转型期面临的“四大风险”不容忽视
  • 19基层反映:对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及强化执法办案的意见建议
  • 20基层反映:查处网络违法广告存在“五难”困境亟待解决
  • 推荐阅读

  • 1乡镇“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2基层反映:当前性侵未成年人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3基层反映:乡镇基层反映农村垃圾处置存在“三难”亟待解决
  • 4基层反映:税收层面“小微企业”定义不统一 影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
  • 5基层反映:“学车腐败”问题不容忽视
  • 6司法局基层科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 7基层反映:基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8基层反映:基层干部反“四风”须破“三病论”
  • 9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法治税务品牌
  • 10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四结合”加强对外支付风险应对
  • 11基层反映:试谈基层财政干部容易出现的腐败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 12基层反映:关于基层统计执法的几点想法
  • 13基层反映:浅谈“互联网+税务”在基层局的作用
  • 14基层反映: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亟需形成治理合力
  • 15基层反映:基层检察院反映幼托机构存在“三大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 16基层反映:城市“另类污染”治理面临“五难”亟待关注
  • 17基层反映:网购“七日内无理由退货”条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整治
  • 18基层反映:大学生“村官”心态失和不容忽视
  • 19基层反映:当前“黑网吧”成因及对策建议
  • 20基层法院执行工作治理存在的题目和对策
  • 21基层反映:全面落实“小学教”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重在“三抓”
  • 22基层反映:初学者的“五步”写作法